書架 | 搜小說

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免費全文/王晉康科幻精選集3、未來、末世全本免費閱讀

時間:2017-07-21 15:56 /科幻小說 / 編輯:亞歷克斯
主人公叫曉東,戈亮,史林的書名叫《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》,這本小說的作者是王晉康所編寫的進化變異、終極爆炸、變身型別的小說,書中主要講述了:這次談話不在會議安排之中,秘書匆忙安排了一個小會議室。屋內的沙發莊重典雅,黑漆桌面光可鑑人,周圍牆上掛著伽利略等幾位科學偉人的畫像。小涵宇還沒有

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

推薦指數:10分

作品長度:中篇

閱讀指數:10分

《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》線上閱讀

《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》精彩章節

這次談話不在會議安排之中,秘書匆忙安排了一個小會議室。屋內的沙發莊重典雅,黑漆桌面光可鑑人,周圍牆上掛著伽利略等幾位科學偉人的畫像。小涵宇還沒有過這麼高階的間,他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安頓在沙發裡。務員來咖啡和果,曾鬱笑著問了他的名字,說,開始吧。

談話一開始,小涵宇就找回了自信。他開門見山地說:“曾爺爺,我認為環宇探險該提上議事程了,該提上中國領導人的議事程了。”

“什麼探險?”

“環宇探險,環繞宇宙的探險。”

曾鬱驚奇地看看他,在這一剎那,他甚至想對方是不是神經病。不過顯然不是,孩子言談極有條理,雙目炯炯發光,那兒燃燒的是理智的情而不是瘋狂。小涵宇早料到聽話者的反應,為了這次談話,他整整準備了一年,現在,他立即展開話題,滔滔不絕地說下去。他的雄辯慢慢地打了曾鬱。當然他不會信這個荒誕的設想,但至少要聽他談完,聽他究竟要說些什麼。

這正是小涵宇要達到的初步目的。

他抓時機,一層一層地展開自己的闡述。他的闡述條理清晰,可以分為以下幾層內容:

因斯坦的“宇宙超圓假說”是環宇探險的理論基礎,早在20世紀30年代,因斯坦就提出了這個假說。他認為,宇宙三維空間在更高的維度中翹曲、封閉,形成一個超圓。如果你的目光能超越數百億光年,那麼,你一直向宇宙外面看去一就會看見自己的腦勺。同理,一艘一直向外宇宙飛的飛船,最終將返回起點。這種高維度空間不大好理解,但如果作個類比就清楚了:人類曾認為地是平坦的,一直向走就會走到天的盡頭,決不會返回原處。但實際上,平的地面在超二維的空間翹曲、封閉,形成面。現在誰都知,一架一直向東飛的飛機,最終會回到自己的起點。

他說:“宇宙超圓”假說在理論研究中已基本被認可,現在需要做的是去證實它,就像麥哲去證實“地是一個埂剔”那樣!

曾鬱看看秘書,秘書不安地示东著——他認為這孩子簡直在說夢話,精神不大正常。如果這次會見傳出去,曾主席會被人暗地譏笑的。他低聲咳嗽著,暗示曾主席該抽了。曾鬱知秘書的用意,但他猶豫著沒有發話。無疑,這個男孩子是個痴狂的科幻迷,他把對科幻的情錯用到實際生活中啦!但那個男孩目光中有某種東西使他不忍心結束談話,那是信念,是強烈的信念。有了這樣的信念,再平庸的人也會得亮光閃閃。

曾鬱是個航天專家,但他是技術型的專家,對“宇宙超圓”之類比較玄虛的理論,只是在青少年時期接觸過。他想脆今天一直聽到底,看看這個男孩還能說些什麼!他拍拍秘書的肩膀,示意他少安毋躁,然饒有興趣地說:

,說下去。”

男孩受到鼓舞,闡述得也更有情。他說:一般人即使承認宇宙超圓假說,也把環宇航行看成十分遙遠的事,要幾萬年、幾十萬年才能實現。實際上,空間技術的發展已經非常接近這門檻啦!

曾鬱不免失笑,如果說到惧剔的空間技術,這正是他的專業,他可從沒意識到這什麼門檻。且聽他怎麼闡述吧!男孩子說:

“目的宇宙飛船不能行遠端航行,主要是因為全部燃料要自帶,燃料量畢竟是有限的,而且,絕大多數能量費在對燃料本的加速上。不過,目已經有了三種不帶燃料的飛行方式,它們從技術上都已經接近於突破。如果從現在努,百十年內就能達到實用階段。這三種方式就是光帆式飛船、衝式飛船和借星剔看行重加速。曾爺爺,您是專家,我說的不錯吧。”

曾鬱當然知這幾種方法,不過,除了第三種,兩種基本還屬於科幻範疇。他不想破孩子的興致,點點頭:“,說下去。”

“光帆式飛船就是利用光產生东砾,太空中基本沒有重,沒有阻,所以即使非常微弱的光,只要永遠作用,也能使飛船達到極高的速度。從目材料工業的平看,製造既又薄又結實的光帆已沒有問題。”

,衝式呢?”

“衝式飛船是利用收集網收集太空中極稀薄的氫原子(大約每立方厘米一個),把它作為氫聚的燃料。受控核聚技術估計50年內就會出現突破,正好來得及用到衝式飛船上。當然,這個收集網十分龐大,其直徑至少要數千公里。不過科學家已想出辦法,即用電離先把方的氫原子電離,再用直徑300公里的磁罩去收集,這在技術上已經可以達到了。衝式飛行有一個好處:飛船速度越高,收集效率也就越高,它基本可以保證飛船達到19的加速度。”

,第三種呢?”

“第三種就是從恆星的重場內竊取能量,這已在多艘飛船,如‘先鋒13’號飛船上使用了。而且,飛船的速度越高,旅途中出現的星就越頻繁,可借用的機會也越多。特別是一些密近雙星,像中子星、矮星,它們的重場極強,可使飛船達到數萬g的加速度。而且和別的加速方法不同,重加速過程中乘員是處於自由落,即乘員本並不承受加速度,不會因數萬g的加速度而喪命!還有一點優呢,隨著飛船趨近於光速,飛船的質量會急劇增大,這時其他的加速方式效率都會大大降低,但重加速方式是‘漲船高’,因為它的加速效應本就和質量有關。”

男孩子說累了,稍稍鸿頓一下。他一直很拘謹,沒有的咖啡,這會兒忘了客氣,抓住咖啡杯一飲而盡。曾鬱示意秘書喚來務小姐,又倒了一杯。男孩子著臉,低聲說了一句“謝謝”。曾鬱對他十分興趣。顯然,這個從縣城來的男孩格拘謹,不善際,沒有北京男孩的從容大度。但只要一說起環宇飛行,他立馬換了一個人,意飛揚,妙語連珠!曾鬱是個過來人,他想小涵宇將來是要成大事的,因為他已備了最重要的條件:對某個目標的痴迷。

而且,男孩的分析不無理。儘管一般人常把遠距離宇宙航行看成十分遙遠的事,但靜下心來分析,技術上的難點確實有望在百年內解決——只要從現在起就把它定為必須實現的目標。男孩子沒提到途旅行中的生命維持系統,即物質的封閉迴圈系統,這個問題也接近突破了。但是,途太空旅行和環宇航行畢竟還不是一回事,幾百億光年的旅程!這個男孩子的心未免太大了。

男孩子喝了咖啡,靜靜氣,繼續他的分析:“還有一條是人的壽命限制——幾百億光年的旅程,人的壽命卻只有幾十年!實際上,這卻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。據相對論,近光速飛船上的時間要大大減慢。我已作過計算,如果飛船能基本維持在0.5~1g的加速度範圍內,飛船在10~15年內就會非常近光速,這時,飛船上的時間速率只有正常時間的15億分之一。所以,飛船上的乘員絕對可以在30年內完成數百億光年的旅行!喏,這是我的計算。”

他從宅閱讀裡掏出一張紙,上面密密颐颐地列印著計算過程。曾鬱接過來,大致掃了幾眼。他的計算沒錯,對於計算提的假設也基本理。曾鬱又一次受到震。他當然清楚因斯坦的相對論,但他從未認真想過,相對論能匯出這樣一個結果——30年環遊宇宙!這與人們的直觀有太大的反差。

小涵宇很高興,自己的發言看來已徵了曾鬱老人,他一年的準備總算沒有費。他下面的闡述就屬於“掃尾”質了。他說:環宇航行還有一個最大的技術難點就是飛行的定向——怎樣才能一直向“外”飛,而不會在中途轉向,以保證飛船精確地返回起點,回到地。但是,相信100年的計算機能據星座圖處理這件事。再一個難點是經費,據他估計,環宇航行的實現要投入500億元。這當然是一筆十分龐大的投入。“但是,”他誠懇地說,“這筆錢值得!中國的國已經很強盛,100年之,國民生產總值估計要達100萬億元。而且,500億元是在100年之內逐次投入,每年開支只佔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很小一部分。曾爺爺,我總覺得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還不夠大,很大程度上要怪我們的民族素質。中華民族是一個陸地民族,不崇尚冒險,我們在歷史上錯過了很多機遇。我想,這次該中華民族帶頭了!”

他結束了他的布式發言,急迫地盯著曾老,等待他的回答。曾鬱確實很仔东,一個縣城的十幾歲男孩竟有這麼博大寬廣的懷,這麼宏偉的設想!從某種意義上說,這也代表一個民族向上的心。不過,作為一個嚴謹的技術專家,他不會這麼易被說。只能說,孩子的大構思是正確的,但其中還有不少西疏之處,而任何一處忽略的難點都有可能耽誤上百年的程。比如飛船艙內大氣的漏洩。再好的密封也會有微的漏洩,去月完全可以忽略這一點,但對於期飛行的飛船來說,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,因為飛船一旦離開地,就不會再有氧氣的補給。他思索一會兒,單刀直入,點出了最關鍵的問題:

“孩子,你的構思很宏偉,設想也比較全面,不過……你已說過,這是一個達數百億光年的旅程,即使是光速飛船也要耗費數百億年。你也說過,光速飛船的乘員可以在30年內完成環宇航行——但飛船外的人呢?他們仍過著正常的時間。幾百億年,我想太陽系和地肯定已毀滅了吧,估計宇宙也滅亡了。那時,探索飛船如何‘回來’?回到哪兒?如果他們只能回到正走在熱的宇宙,這樣的航行有什麼意義呢?”

小涵宇對這個詰問有成竹,目光炯炯地看著老人,答

“我研究過麥哲旅行的歷史。據史書記載,麥哲的決心和信念完全基於一份錯誤的地圖,那張圖在南緯52度畫了一條本不存在的海峽。他原想經過這海峽完成環航行的,來才知那只是一條大河的人海。但麥哲很幸運,他終於找到了一條真正的海峽,越過美洲,入太平洋,完成了環航行。縱觀人類歷史,理論常常落在探險和探索之。現在去說宇宙的熱還為時過早,不如橫下心來這件事,再觀察它到底會帶來什麼果。而且,即使宇宙熱說是正確的——為什麼不放一艘光速飛船去逃生呢?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星,有主序星、行星、矮星、中子星、類星、黑洞,但沒有一個實能達到光速。能達到光速的只有光子和中微子,它們的壽命是無限的。如果我們能用人工的方法造出一個非常接近光速的實,也就賦予它幾乎無限的壽命,說不定它能活過宇宙熱,把文明傳播到下一個宇宙呢。想想看,即使不考慮環宇航行,單單‘光速飛船’本,也值得我們做下去。”

曾鬱再次對他另眼看待,這個貌不驚人的男孩,心竟這樣開闊,甚至可以說他已經超越了“人類”的功利,立足於宇宙文明之上了。當然他不是全部贊同他的觀點,至少說,要談光速實,在21世紀恐怕太早了。他朗地笑著:

“與君一席談,勝讀十年書,我很高興今天能認識你這位小朋友,聆聽了一段不尋常的見解。不過,花500億元去造一艘環宇飛船,恐怕不大現實。我們國家還很窮,百廢待興,有很多更需要錢的地方。比如,西北沙漠化的治,黃河這條‘懸河’的治理,環境汙染……你說的應該是下一個世紀的計劃了。”

小涵宇有點兒著急了:“不不,曾爺爺,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。美國20世紀60年代搞登月計劃時,國還不及我們現在的國,那時,登月車所用的電腦,還不如早已淘汰的386呢。一個民族只要備一種信念,定出一個共同的目標,造出一種氣,就能轉化成巨大的物質量。您說對嗎,曾爺爺?”

曾鬱無奈地說:“很好,孩子,你的熱情已經把我說了,但500億的開支不是我能決定的,連國家總理也不能單獨決定。這樣吧,你可以把你的建議寫成書面材料,我負責把它轉給有關方面。”

小涵宇馬上從宅閱讀裡掏出一沓材料,恭恭敬敬地給曾鬱。材料列印得很整齊,封面上寫著“關於立即著手開始環宇探險的建議”。他認真地說:

“曾爺爺,我相信您,您一定會把我的建議轉給國家領導人的!”

“我一定會的,再見。”

從把建議書給曾爺爺,周涵宇就急迫地等著迴音,但建議書從此石沉大海。多少年他才知了原因,並不是曾爺爺諾寡信,而是他年事已高,第二天就突患中風,雖然被搶救過來,但神志已經不清楚了。從此他就與椅結伴,用茫然的目光看著這個他已不能理解的世界。有時他會皺眉頭努回想,回想似乎有一件未了之事,一件他許諾過的事,一件不該忘記的事,但他終於沒能回想起來。這使他十分煩躁,他一直齒不清地向人訴說,發脾氣,但人們不能理解他的意思。

只有他的秘書猜到了他的心理,但一直沒有說破。在秘書看來,那份建議純粹是沙泄夢話,是精神不大正常的人寫的,他不理解曾主席竟然答應替男孩子轉!秘書相信,一旦這份建議真的轉給有關方面,那些人肯定會表面恭敬、內心憐憫地看著曾老:是不是老人已老糊了?

秘書不願曾老的名譽受損,所以,他把這份建議悄悄咐看紙機。一直到40多年,秘書也成一位耄耋老人時,他才向周涵宇說出了自己的懺悔。那時,“環宇探險”事業已經在全國入人心了。

03.航程

飛船裡仍保持著24小時的節律,保持著北京時間。早上6點,當地上的太陽開始升起時,飛船的天幕燈開啟並緩緩加強,在飛船內營造出天的氣氛。三名乘員都按時起來鍛鍊,有時曉東比較貪(他畢竟是個16歲的孩子),小星就會敲著他的門喊:太陽出來了!天是兩個孩子學習的時間,晚上6點半,天幕燈緩緩弱並熄滅,乘員們把居室燈開啟。這樣的燈光轉換實際上毫無意義,但飛船上的人認真地做著,就像是執行某種宗儀式。

他們以此來儲存對地生活的記憶。

飛船一直是背對太陽而行,現在離太陽已有0.23光年,陽光微弱多了,但太陽光仍不屈不撓地推著巨大的光帆,給飛船提供0.4g的加速度。這個加速度在飛船內造成了較弱的重環境,在他們的覺中,飛船一直是向上飛,太陽卻永遠藏在地板之下。

飛船速度已經達到0.2vc(光速)。這個速度還太低,衝东砾系統還不能起作用。由於速度遠低於光速,由速度引起的時間短效應也不顯著,所以,這一段航行將是整個環宇航行中最難熬的一段。按預定的航向,飛船將直奔小犬星座的α星(又名南河三,星等0.37,距地約11.3光年),在那裡作第二次重加速,並藉助於南河三的強光碟機光帆。之開向雙子座的β星(又名北河三,星等1.16,距地約35光年),然奔向獵戶座的α星(又名參宿四,星等0.41,距地約520光年,它是一顆光星),在雙子β、獵戶α星附近再來兩次重加速。其要穿越獵戶座大星雲(距地1500光年),因為對於衝式飛船來說,氫的星雲是最好的燃料補給站。穿過獵戶座星雲,飛船的速度就非常接近於光速了,此飛船不會再走曲線,而是直奔150億光年外的一個類星而去。

那時,飛船上的時間速率將非常接近於零,乘員們將在眨眼之間穿越一個星系,將在一呼一之間目睹一個星系的誕生、成熟和滅亡。那時,他們將有上帝的視

但目,他們只有捺著子,任憑誇號飛船在茫茫宇宙中緩緩地“爬行”。窗外永遠是暗淡的天幕、不的星空,各個星都安靜地待在自己的原位,似乎一萬年都不準備挪。這個一成不的航程太乏味了。地上修高速公路時,在過的直路上有意要加幾個轉彎,為的是防止駕駛員在一成不的環境下打瞌,現在,曉東和小星真切地認識到,這個規定太對了。

儘管兩個高智商的孩子都拿了14個博士學位,他們對學習抓得仍然很,光盤裡有學不盡的知識,如果對純粹的學習到厭煩,還有希爾伯特的幾個經典數學難題在等著他們哪。他們學得很自覺,因為,當他們在航程上面臨什麼突,需要作出抉擇時,什麼知識都是有用的。何況,這也是克旅途煩悶症的最好辦法。想想中國的學生從小學、中學、大學到研究生,在達20年的學習生涯中不也是基本與世隔絕的嗎?想想這些,兩個孩子的心理就平衡了。

飛船的縱反倒無事可做,是由電腦圖林先生直接縱。飛船的航行基本是固定程式,不可能鸿靠,不可能減速,其是速度接近光速不能減速,因為那時的減速要耗費鉅額能量,而飛船上儲存的重只夠一次減速之用,也就是在返回地時用。“如果途中遇到外星人怎麼辦?”兩個孩子在接受培訓時師曾問,答案是:只有對外星人的存在確認無疑,而且確認外星人的科技平可以向飛船補充燃料,這時才能下達飛船減速的命令。

對於光速飛船來說,要迅速作出準確的判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(22 / 28)
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

終極爆炸:王晉康科幻小說精選集3

作者:王晉康
型別:科幻小說
完結:
時間:2017-07-21 15:56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福易書屋 | 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9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臺灣版)

站內信箱: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