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架 | 搜小說
好看的外文原版與人文社科類作品(10本)
好看的外文原版與人文社科類作品(10本)
2022-07-11 / 偏男性 / 10 作品
人文社科
如果你感到保持人性是值得的,即使這不能有任何結果,你也已經打敗了他們。本書是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代表作,作者主要刻畫了一個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,以追逐權利為最終目標的假想的極權主義社會,透過對這個社會中一個普通人生活的刻畫,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極權主義必將導致人民甚至整個國家成為悲劇。故事由“打倒老大哥”而開始,最後則以“熱愛老大哥”結束,這真是無比的悲哀。一開始,主人公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,他反對黨的這種極權統治,並深信總有一天黨會被徹底的推翻。然而在經受了一系列非人的折磨後,他的思想被無情的改造了。曾經的他堅信,真正的自由就是能說2+2=4的自由,然而改造後的他卻認為,只要黨允許,2+2可以等於一切數。他曾想過,當子彈即將穿透他的身體時,他要懷著對黨的無限恨意而死去,當做是他唯一所能擁有的自由和尊嚴。但是,當死亡真正降臨時,他的心裡有的只有對老大哥的純粹的熱愛。戰爭就是和平,自由就是奴役,唔知就是力量。這是黨的所謂三大宣言。其實黨所追求的,就是那種絕對純粹的、至高無上的權利,能夠肆意決定別人命運的權利。
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,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。相反,我們長隊與我們相似、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。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,只希望受到同情與鼓勵。一個人只要學會了回憶,就再不會孤獨,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,你也能毫無困難地憑回憶在囚牢裡獨處百年。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的長篇小說,是這位法國存在主義作家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20世紀世界範圍內流行度最廣的文學作品之一。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,講述了一個尋常的公司職員,中日麻木的生存在漫無目的的慣性中。某天他到海邊度假,因為捲入一宗衝突,犯下了殺人罪。最後,因他在母親的葬禮上不曾流一滴淚的理由,被法官以法蘭吸人民的名義判以死刑。闡述了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命題:現代生活中人類社會的荒誕和陌生感導致個體的絕望與虛無。並透過平靜的記述一個小人物被司法機關“妖魔化”的整個過程,深刻的諷刺了現代法律的虛偽和愚弄。由於自身與世界的分離,世界對於主人公來說是荒誕的、毫無邏輯的,而他對於這種荒誕感也無能為力。。本書的開頭極為經典,“今天,媽媽死了。也許是在昨天。”
在各種事物的常理中,愛情是無法被改變和阻擋的。因為就本性而言,愛只會自行消亡,任何計謀都難以使它逆轉。在義大利,有著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大巨人。文學方面,他們是但丁、彼特拉克、薄伽丘。藝術方面,他們是達芬奇、米開朗基羅、拉斐爾。他們主張人權,反對神權。這本薄伽丘所著的《十日談》是義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鉅著,是當時最為著名的短篇小說集,是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的文學作品。義大利近代著名評論嘉桑克提斯曾把《十日談》與但丁的《神曲》並列,稱之為“人曲”,號稱是《神曲》的姊妹篇。書中講述的,是在1384年,某城市瘟疫流行,10名男女在村中的一所別墅裡避難。他們遊玩歡宴,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,10天講了百個故事。這些故事多種多樣,批判教會,嘲弄教傳授的罪惡,譴責禁慾主義,深刻揭露了和諷刺了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,體現出了人文主義思想。很不錯的一本書,十個故事不但十分有趣,還透露出了濃濃的諷刺意味。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:一個生前無惡不作的人,臨死前他編造了一篇懺悔,把神父騙得深信不疑,死後竟還被人尊為聖徒。
每當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悅的,每當我從你的眼睛裡看到歡樂,我都狂喜不以。我盡力將我的愛維持在不讓你厭煩的限度,否則我清楚那個後果我承受不了。我時刻關注你的神色,但凡你的厭煩顯現出一點蛛絲馬跡,我便改變方式。一個丈夫的權利,在我看來卻是一種恩惠。凱蒂怎麼也琢磨不透,丈夫到底有沒有發現她出軌的秘密。偷情時門把手的轉動,晚餐時意友所指的話語,還有突然要帶她前往霍亂之地的決定,這些都讓凱蒂的神經越繃越緊。終於,忍無可忍的她打算攤牌,離婚後投奔心愛的情人。然而面紗揭開,愛情的真相與人生的意義將她的天真擊的粉碎。毛姆以他冷靜的近乎刻薄的方式,將一個女人的墮落和覺醒刻畫的淋漓盡致。在兩個人的世界裡,她只能選擇愛他或者失去他,以填補心靈的空虛。但當她身處更加廣袤的世界,目睹了生活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之後,才真正獲得了心靈的寧靜和對自我的救贖。比起電影,本書的結局則更為深刻。到了最後,凱蒂仍然沒能擺脫對那個卑鄙自私的男人的愛,所以她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即將降生的女兒身上。讓她不會走上自己的老路,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人。
問問上天,不反抗難道也是一種罪嗎?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,碰到棉花都會受傷,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。因為怯懦,所以逃避生命,以不反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,因為驕傲,所以不選擇生,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。日本有三大無賴派作家,太宰治、川端康成、三島由紀夫。而本書則是太宰治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作品,發表於1948年,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。纖細的文字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,作者巧妙地將自己的思想隱藏在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之中,可謂毀滅式的絕筆之作。在發表本書不久後,太宰治就投水自盡,結束了自己懦弱又驕傲的一生。人間失格,即喪失為人的資格。全書由作者的序言、後記,以及主角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。主要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,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,經歷自我放逐、酗酒、自殺、用藥物麻痺自己,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。在自我的否定的過程,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,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。讀完了這本書後,我的心情變的格外陰鬱,在我看來,葉藏對人類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感,可他卻又渴望融入他們之中,這便是他的人生悲劇的最根本原因。
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,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,可就是打不敗他。本書是海明威最為重要的代表作,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。並且,本書還相繼獲得了1953年的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。全書圍繞著一位老年古巴漁夫,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的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。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84天沒補到魚的情況下,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。但這魚實在太大,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,才精疲力盡,被他殺死綁在小船的一邊。但是在歸程中他一再遭受到鯊魚的襲擊,最後回港時,大馬林魚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。這本小說無論是讀多少次,我總是會被老人那種頑強的意志力和英雄氣概給深深的震撼。肉體或許會被擊垮、被擊敗,可頑強的精神卻是不朽的、不敗的。其實,老人正是所有人類的化身,他在海上與鯊魚的搏鬥,也就是他對命運的抗爭。另:本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。當時,海明威的船在海上發生意外,一位勇敢的老漁夫救了他。從此,他就和老漁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經常一起出海捕魚。而這個故事就是老漁夫的親身經歷。
所謂命運,就是說,這一出“人間戲劇”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,你只能是其中之一,不可以隨意調換。人可以走向天堂,不可以走到天堂。走向,意味彼岸的成立。走到,豈非彼岸的消失。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終結、拯救的放棄。因而天堂不是一處地方,不是一種物質性存在,而是道路,是精神的恆途。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的散文質樸通透,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,被譽為20世紀中國文壇最美的收穫。本書共分六部分,243則,作者以他優美的文筆、深邃的智慧,探索關於愛情、金錢、道德、信仰、藝術、文學、生命的本質,可謂字字珠璣,充滿著智慧與安詳,讀來讓人深有感觸。史鐵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作家,我對於他精神的敬佩,遠甚於對他文采的敬佩。雖然他的身體屢遭病痛的折磨,但仍能微笑著以手中之筆,寫出純樸、優美、富有哲理的文字。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,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。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,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。這本書也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,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福的,因為在我們要遇到的任何苦難前面,都可能加一個“更”字。所以,請珍惜現在。
上一頁1 / 1下一頁

友情提示:福易書屋每更新推薦,為了防止丟失好看的書單,請您務必用瀏覽器收藏喜歡的書單,記住本站域名:FUYISW.COM

推薦相關專題

大家正在讀

福易書屋 | 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09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
(臺灣版)

站內信箱:mail